西风吹老寒香圃,瘦碧林塘秋几许。
官闲饮思生渴吻,载酒联翩无客主。
亭深城远地自寒,雁鹜不来藓苔古。
秋枰争道较一胜,长缨飒飒翠裾舞。
百年有几开口笑,底用研桑枉心膂。
吟情正属杯中物,暮色已催城上鼓。
嗟予负愧斗粟恋,出位乖逢镬焦苦。
向来胸中亦磊磈,书传消磨着尘土。
径须大白得我醉,归卧黄紬听夜雨。
砥柱亭同僚分韵得雨字西风吹老寒香圃,瘦碧林塘秋几许。
官闲饮思生渴吻,载酒联翩无客主。
亭深城远地自寒,雁鹜不来藓苔古。
秋枰争道较一胜,长缨飒飒翠裾舞。
百年有几开口笑,底用研桑枉心膂。
吟情正属杯中物,暮色已催城上鼓。
嗟予负愧斗粟恋,出位乖逢镬焦苦。
向来胸中亦磊磈,书传消磨着尘土。
径须大白得我醉,归卧黄紬听夜雨。
译文:
秋风瑟瑟吹过寒香满园的庭院,瘦绿的树林和池塘在秋季显得多么凄凉。
公务闲暇时饮酒思乡,口渴得连嘴唇都生出渴望。
漫步于亭中的深处,远离了尘世的喧哗;远处的城中,只有冷清和寂静相伴。
孤雁和野鸭都不再飞来,只有古老的苔藓覆盖着地面。
秋日对弈,双方争夺着胜利,但长缨随风舞动,翠裙飘然起舞。
人生能有几个开怀大笑的时刻呢?何必徒劳地追求功名,浪费青春和心血。
我内心的情感就像这酒杯中的东西一样,随着夕阳西下而逐渐消退。
傍晚时分,城市的钟声催促着我回家休息,而我却在亭子里聆听着夜雨的滴滴答答。
注释:
- 砥柱亭:地名,位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唐天宝年间,诗人曾在此作诗。
- 分韵: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每两句一组押韵,称为“韵脚”,同韵的人要轮流写诗。
- 雨字:指下雨的意象。
赏析:
这首诗以”秋亭”为题,是一首七律诗。作者在秋日的亭子中与同僚们分韵作诗,共咏秋色。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四句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秋天景色的特点。秋风、寒香、瘦绿的树林和池塘以及孤雁野鸭的到来,都让人感到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这些景物虽然简单,但都蕴含着深刻的意境。
颔联进一步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官闲”、“载酒”等词语描绘出诗人悠闲自在的状态,而“无客主”则表现出诗人与同僚们的默契和情谊。这里的“亭深城远”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颈联通过对比来强调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雁鹜不来”和“藓苔古”都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而“秋枰争道”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
尾联则转向了个人情感和人生态度的思考。“百年有几开口笑”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的感慨;“底用研桑枉心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最后“吟情正属杯中物”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诗歌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它既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又有优美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