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是西湖,分一派、残波剩碧。闲问著、莺仙丹事,老榕知得。荇水带长鸥踏损,柳风絮暖鱼吞入。只前山、依旧汉时青,晴还湿。
亭疏好,何消密。花少好,无多植。听黄鹂三请,要诗翁出。消渴泉斟寒玉液,留题石剥苍苔色。叹而今、翻羡□南春,乾坤窄。
满江红 · 和陈漕使仙湖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和陈漕使仙湖韵》是宋代诗人萧崱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文如下:莫是西湖,分一派、残波剩碧。闲问著、莺仙丹事,老榕知得。荇水带长鸥踏损,柳风絮暖鱼吞入。只前山、依旧汉时青,晴还湿。
《满江红·和陈漕使仙湖韵》的写作背景是南宋时期,作者在游历西湖仙湖之时,与友人陈漕使相遇并相互酬和。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景观和季节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留恋以及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
诗中“莫是西湖”,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了西湖这一主题,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仙湖的景色,如“残波剩碧”、“莺仙丹事”等,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宁静之美。特别是“荇水带长鸥踏损,柳风絮暖鱼吞入”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仙湖中的自然生态,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诗的最后两句“只前山、依旧汉时青,晴还湿”更是点明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对前山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审美体验,使得仙湖不仅仅是一处风景胜地,更成为了历史文化的象征。
《满江红·和陈漕使仙湖韵》不仅是宋代诗歌的杰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