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开春晖,群阴争闭之。
行行二月路,寒威切人肌。
淫雨恣凌虐,淹旬下无时。
顽云扫复合,直向平地垂。
蒸人共愁叹,万物皆疮痍。
众木有芳华,摧沮不得施。
青苞敛绛萼,同向枝上萎。
民麦悲已病,泥中聊参差。
嘉谷失播种,虽晴谅胡为。
蠢彼田中氓,岂惟念身饥。
州县责常赋,嗷嗷诉之谁。
幸不为盗起,多应尽流离。
吁嗟致此异,其咎安所尸。
悒悒穷巷士,屏身伏茅茨。
读书抗前古,得失心颇窥。
天理不难究,可以人事知。
且欲上其说,惧非己所宜。
有职彼尚默,未当僭汝卑。
勉汝无妄言,言出祸汝随。
谁识此怀抱,独自空嗟嘻。
丙寅春雨
介绍
《丙寅春雨》是宋代诗人穆修所作诗词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丙寅春雨》的作者,穆修,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在文学史上以忧国忧民、忧世疾苦的情怀著称,其作品多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在诗风上,穆修继承了唐宋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注重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诗歌原文:《丙寅春雨》的原文如下:
天地开春晖,群阴争闭之。
行行二月路,寒威切人肌。
淫雨恣凌虐,淹旬下无时。
顽云扫复合,直向平地垂。
蒸人共愁叹,万物皆疮痍。
众木有芳华,摧沮不得施。
青苞敛绛萼,同向枝上萎。
民麦悲已病,泥中聊参差。诗歌赏析:《丙寅春雨》通过对春天天气变化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衰败,以及对人民生活状况的同情。诗中的“淫雨恣凌虐”、“众木有芳华,摧沮不得施”等句子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及对人类遭遇的关怀。而“民麦悲已病”则揭示了农民面对灾害时的无奈和困苦,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文化意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丙寅春雨》不仅展示了穆修的个人才华,还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在文学价值方面,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同时,穆修本人也因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受到后人的广泛赞誉。
后世影响:《丙寅春雨》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历代学者和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对宋代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上,更在于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国家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通过不断的研究和传播,这部作品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丙寅春雨》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介绍,不难发现它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穆修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人文情怀。在阅读和研究这样一部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能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道德启示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