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溪东赴海门秋,中有禅居涌碧流。
潮信往来双别屿,世缘生灭几浮沤。
菱歌面面来渔鼓,灯火层层到客舟。
何事瓜期外留滞,短窗斜雨不堪愁。
雨后忆龙翔寺
介绍
《雨后忆龙翔寺》是宋代诗人薛季宣的作品。薛季宣,字士龙,号艮斋,是宋温州永嘉人,师承程颐弟子袁溉,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还开创了永嘉事功学派的先声。
《雨后忆龙翔寺》是薛季宣在游览龙翔寺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自然风光及寺庙生活的深切情感。诗中通过对寺院周围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中“二峰高峙夹禅扃,长落潮音逐磬声。”描绘了龙翔寺背靠着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寺内传来阵阵钟磬之声,与海浪的声音相互交织。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祥和的世界中。通过这样的描述,薛季宣传达出他对佛教修行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中的“老僧睡起绝无事,不管波涛四面生。”进一步描绘了寺院僧人的悠闲生活。他们似乎对世间的纷扰毫不在意,只专注于自己的修行。这与诗人自己的生活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理解与认同。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龙翔寺景色的赞美,它还包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潮信往来双别屿,世缘生灭几浮沤。”这里的“双别屿”可能暗指人生如海,潮汐的来去象征着世间万物的更迭与兴衰。同时,“世缘生灭几浮沤”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这些象征性的语言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其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记叙,更是一次深刻的哲学思考和艺术创作。
《雨后忆龙翔寺》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深刻感悟。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这种对美的捕捉和表达,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雨后忆龙翔寺》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和人文情怀的历史文献。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历史风貌,更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对于喜爱文学和历史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