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山色葱茏,烟水渺茫,大小二孤山,耸立江水中央。

崖高险绝,猿鸟不度,乔木破空。

有客舟从那里而来,桨声流水间船身抑扬。

沙滩平坦,微风徐来,望客不见,唯浪涌船高,孤山低首,此起彼伏。

两山如发髻屹立,正对江水之境,二美梳弄新妆。

船中商贾,切莫轻佻,小姑前年,已嫁彭郎。

介绍

《长江绝岛图》是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的作品,创作于公元9世纪。这幅画作以精湛的绘画技巧和深邃的艺术表现力著称,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长江绝岛图》描绘了长江中一处孤立的岛屿,画面以淡墨勾勒出山峦、河流、树木等自然景观,以及人物的活动。画作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李思训的绘画风格受到了当时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运用,同时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在《长江绝岛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线条的控制和对色彩的运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使整幅画作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这幅画作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它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趣。《长江绝岛图》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它也体现了李思训作为一名艺术家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才华。

《长江绝岛图》是一幅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古代绘画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唐代绘画艺术的高超技艺,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注解

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他是唐朝的宗室,唐玄宗开元(公元713—741年)间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新唐书》、《旧唐书》均有传。他的山水画被称为“李将军山水”。

大孤小孤:指大孤山、小孤山。两山屹立江中,遥遥相对。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东南鄱阳湖中,一峰独峙;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县北、安徽宿松县东南的江水中。

搀:刺,直刺。

低昂:一高一低,起伏不定。

“峨峨两烟鬟”句:以女子的发髻比拟大小孤山水雾缭绕的峰峦。峨峨,高耸的样子。

“晓镜开新妆”句:以妇女的梳妆镜比喻江面、湖面。

贾(gǔ)客:商人。

“小姑前年嫁彭郎”句:船上的商人举止不要轻狂,美丽的小姑早已嫁给彭郎了。这里形容江山秀美,人们不能自禁其爱。当地民间就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

赏析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神完气足,遒转空妙。

清·纪昀《纪评苏诗·卷十七》:绰有兴致……末二句佻而无味,遂似市井恶少语,殊非大雅所宜。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六》:“小姑嫁彭郎”,东坡谐语也。然坐实说,亦趣。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三》:“小姑”即上“与船低昂”之山也,不就俚语寻路打诨,何以出场乎?况又极现成,极自然,缭绕萦回,神光离合,假而疑真,所以复而愈妙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