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指忍贫需远次,壮心销尽鬓丝知。
身如韦素居常泰,官被声名折得迟。
束檐喜闻千里戍,出山唯有十年诗。
兰亭风月应须记,人物依稀似晋时。
赵东阁倅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东阁倅越》是宋朝诗人薛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作者生平:薛嵎(985年—1047年),字子美,北宋时期人,生活在宋哲宗、宋徽宗两代,为官期间因直言进谏而多次被贬。他的一生颇为坎坷,但诗作中多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
诗句解析:首句“百指忍贫需远次”描绘了薛嵎身处困境却依然坚忍不拔的心境。第二句“壮心销尽鬓丝知”则反映了他虽有雄心壮志但终成空想的无奈与悲凉。第三句“身如韦素居常泰”展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第四句“官被声名折得迟”表达了他不愿为名利所累,渴望归隐的心情。第五句“束檐喜闻千里戍”则透露出他对于边疆战事的关注与牵挂。最后一句“出山唯有十年诗”体现了他在官场沉浮多年后的感慨,以及诗歌在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创作特点:薛嵎擅长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其诗作常常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意趣。《赵东阁倅越》中的“兰亭风月 应须记,人物依稀似晋时”等诗句,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赵东阁倅越》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