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头濯足动沧浪,独醒何曾与世妨。
尽写骚经粘屋壁,未逢渔父似潇湘。
远山不离烟云色,流水时闻兰杜香。
制得荷衣恐惊俗,对人称是楚贤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矶头濯足动沧浪,独醒何曾与世妨。
尽写骚经粘屋壁,未逢渔父似潇湘。
远山不离烟云色,流水时闻兰杜香。
制得荷衣恐惊俗,对人称是楚贤装。
《渔村会诸友戏呈》是宋代诗人薛嵎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渔村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渔村会诸友戏呈》中,薛嵎通过“矶头濯足动沧浪”这样的描写,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渔船停泊在岸边,人们在水边洗衣洗物、嬉戏的场景。这种生动的描写不仅体现了渔村的自然美,也展示了渔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尽写骚经粘屋壁,未逢渔父似潇湘”,则进一步描绘了渔村中的文化氛围,诗人将骚经(一种古代诗歌形式)贴在墙壁上的情景描绘出来,这不仅是文化的象征,也体现了渔村居民的精神追求。诗中的“远山不离烟云色,流水时闻兰杜香”更是将自然的美景与人文的气息完美结合,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渔村之中。
《渔村会诸友戏呈》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情感打动着读者,更通过其艺术魅力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于喜爱文学和自然之美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