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雁来红

若将群卉分高下,此种无因到画栏。
寒蝶不知红是叶,飞来犹作野花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雁来红》是宋代薛嵎所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群卉和寒蝶,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薛嵎(生卒年不详),字叔耘,北宋人,因避讳而改名为薛远,他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家庭,其家族成员中不乏文学才子。薛嵎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次遭遇挫折,但他并未放弃对文学艺术的追求,留下了不少优秀的作品。
  1. 创作背景
  • 根据现存资料,《和雁来红》可能是在薛嵎仕途不顺或生活困顿时期所作,这一时期他可能更多地接触到自然景物,从而有了创作的灵感。
  1. 诗歌原文
    若将群卉分高下,此种无因到画栏。
    寒蝶不知红是叶,飞来犹作野花看。

  2. 作品赏析

  • 《和雁来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首句“若将群卉分高下”,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雁来的红色植物与周围其他植物的不同之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效果。
  • “寒蝶不知红是叶,飞来犹作野花看”,表达了诗人对蝴蝶飞舞的观察和感受。蝴蝶在飞舞时,似乎并未察觉到红色的花瓣是叶子,而是将其视为美丽的野花,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蝴蝶对美的敏锐感知,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感慨与思考。

《和雁来红》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薛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感情,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状态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审美观,以及它们在诗词中的表现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