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论尘土与烟霞,收拾襟怀即我家。
絮帽蒙头霜月下,水村深夜看梅花。
渔村杂句十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渔村杂句十首》是宋代诗人薛嵎所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宋词,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和情感表达。以下将对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薛嵎是唐代大诗人薛涛的后代。他在宋代担任过官职,但最终选择隐退山林,专注于文学创作。他的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物外。
诗歌内容:
- “野水微茫路欲迷,重重沙渚自高低。”描述了渔村周边的自然景观,强调了渔村环境的宁静与美丽。
- “鹭鸾飞过无心泊,直入残阳树杪栖。”捕捉了自然界中鸟类的自由飞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月下门开不用敲,渡头长系木兰桡。”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通过简单的生活细节展示了渔村的和谐氛围。
- “白云相顾尚依依,十载江湖负宿知。”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
- “时事未容轻所学,山中依旧只吟诗。”反映了诗人在政治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坚守自己文学理想的坚持和执着。
- 艺术特色:
- 简洁明了:薛嵎的诗语言简练,直白而不失深意,使得读者能够迅速抓住诗意,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
- 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薛嵎抒发了自己对家乡、对自然的深厚感情,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渔村杂句十首》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它展示了薛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词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至今仍然被传颂,其艺术和哲学价值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