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园咏物

怪尔知时节,逢时辄自鸣。
空阶一夜响,短榻几人惊。
唧唧催寒色,萧萧助叶声。
无人悲物意,徒语不堪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园咏物》是宋代诗人薛循祖所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薛循祖的生平资料不多见,只知道他是宋代的一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秋园咏物》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诗作的创作背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与表达。

  2. 诗歌原文:《秋园咏物》是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怪尔知时节,逢时辄自鸣。  
空阶一夜响,短榻几人惊。  
呶呶催寒色,萧萧助叶声。  
无人悲物意,徒语不堪情。  
  • 这首诗通过“逢时辄自鸣”等词语,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与万物为伍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界中生物鸣叫现象的敏感和关注。
  • “空阶一夜响,短榻几人惊”描绘了夜晚秋园中落叶的声音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的惊扰之情。这里的“惊”不仅指被声音所惊醒,也暗含了对自然声响的一种敬畏和感慨。
  • “呶呶催寒色,萧萧助叶声”则用拟声词形容秋风的声音,形象地展现了秋日的自然景象。
  • 最后两句“无人悲物意,徒语不堪情”,则是诗人对这种无声之哀的反思,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和难以名状的情绪交织。

《秋园咏物》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咏物诗,它更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的诗歌。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界中生物鸣叫现象的深刻体悟,薛循祖巧妙地表达了他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秩序的思考与领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