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饥太守春游呈以绝句

朝来五马去寻春,谁信家家甑有尘。
枕藉道傍宜细问,恐非芳草醉眠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饥太守春游呈以绝句》是宋代诗人霍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反映了一个因饥荒而导致的太守在春天出游时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霍洞,字太清,自号筠寮,武进(今属江苏)人。他居住在城东梅坡,与端友从孙的身份相匹配。
  • 霍洞的生平事迹在《咸淳毗陵志》卷一九中有记载,这为研究其作品提供了历史背景。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诗中“朝来五马去寻春,谁信家家甑有尘”描绘了一个景象,官员们骑着五匹马去寻找春天,而普通民众却因为饥荒而家中粮食匮乏。
  • “枕藉道傍宜细问,恐非芳草醉眠人”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社会不公现象的担忧和批判,暗示了社会的腐败和不公。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饥荒之后,由霍洞所写,以此来反映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 霍洞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

霍洞的作品《岁饥太守春游呈以绝句》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不仅记录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