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孤峰长老

孤峰何处住,惠远旧林泉。
日用无非道,心安即是禅。
幽栖云壑底,梦寐雪蓬边。
何日山阴道,同寻访戴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孤峰长老》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历代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号石屏、石屏樵隐,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晚年归乡后从事诗歌创作。
  • 创作时期:据考证,《赠孤峰长老》可能是在戴复古晚年时所作,这一时期他已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生活,诗作中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平静。
  1. 诗歌原文
  • 日用无非道,心安即是禅。幽栖云壑底,梦寐雪蓬边。何日山阴道,同寻访戴船。
  1. 诗意解读
  • 道与禅的融合:诗中的“日用无非道,心安即是禅”表明了作者追求的是一种返璞归真、与自然合一的生活哲学。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遵循自然规律,内心就能达到一种宁静的状态。
  • 隐逸生活的向往:“幽栖云壑底,梦寐雪蓬边”描绘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纷扰、静享自然之美的向往。
  • 友情的呼唤:最后两句“何日山阴道,同寻访戴船”透露出诗人希望与知己共赴山水之间,寻访彼此的船只,这种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他对自由自在、诗意盎然的生活的向往。

《赠孤峰长老》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和谐与内心宁静追求的佳作,更是一幅展现其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的画卷。通过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原文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意,不难发现,它不仅是文学的瑰宝,同时也是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指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