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志思行古,幽居不爱官。
倾家为义举,竭力奉亲欢。
阅世开天镜,藏身作瓦棺。
闻知捐馆日,有梦跨金鞍。
挽赵县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赵县丞》的文学价值
在宋代,文学家戴复古创作了《挽赵县丞》这首诗。该诗不仅以其深邃的内涵、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而且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
戴复古以“雅志思行古,幽居不受官”开篇,描绘了一个超然物外的文人形象。这种形象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以一种高洁的姿态面对世俗。紧接着的“倾家为义举,竭力奉亲欢”则展示了作者对家庭责任和孝道的坚守。他不惜倾尽所有,只为实现内心的道德追求和社会的和谐。
诗中的“阅世开天镜,藏身作瓦棺”寓意深远,揭示了作者对世事的洞察和对生死的豁达态度。他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世间的种种,又如同一座瓦棺,安然接受生命的终结。这反映了诗人面对无常的人生和世事的豁达与淡定。
最后两句“闻知捐馆日,有梦跨金鞍”,表达了诗人对于去世后情景的美好想象。即使身处人世间最为凄凉之地——坟墓,他也能带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进入梦乡,这无疑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挽赵县丞》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刻画,深刻地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戴复古以诗传情,不仅传递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哲学,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首诗不只是文学作品,更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