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馆

道傍谁氏馆,□我坐开樽。
翁妪出迎客,儿童为扫门。
好花生竹所,流水浸云根。
傥遂卜邻约,为农老此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道傍馆》是一首宋代的诗,作者为戴复古。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自然的小村落,诗人在道傍的一家农舍中,与村民共饮、交流,享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下面将详细介绍《道傍馆》:

  1. 作品信息
  • 《道傍馆》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作品,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还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生活习俗。
  1. 诗歌原文
  • 翁妪出迎客,儿童为扫门。好花生竹所,流水浸云根。傥遂卜隣约,为农老此村。
  • 描述了诗人在道旁的农舍中,迎接客人的情景。翁妪热情地欢迎客人,而小孩子们则忙着扫地,为诗人提供方便。
  • 描绘了农舍周围的环境,门前有美丽的花草和竹林,清澈的溪流穿过房屋,仿佛连云都浸泡其中。
  • 诗人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愿意选择这样的生活,在这里度过余生。这种心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简朴生活方式的向往。
  1. 作品赏析
  • 《道傍馆》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宁静、和谐的田园画面,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简约的生活方式。
  • 诗中的意境深远,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1. 写作背景
  • 《道傍馆》的创作背景是宋代社会,当时的社会风气崇尚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
  •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道傍馆》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理念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灵感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