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腊梅花谢,不冰溪水流。
早尝春菜饼,暖卸木终裘。
去岁三冬雪,今年百谷秋。
此冬无此瑞,又为老农忧。
雪后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后暖》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作品。《雪后暖》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农事活动的反映,展现了宋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生活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作者简介:《雪后暖》的作者戴复古是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号石屏、石屏樵隐。他生于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来归家隐居。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江西诗派风格的影响,部分作品抒发了爱国思想,反映了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诗歌原文:《雪后暖》原文如下:
先腊梅花谢,不冰溪水流。 早尝春菜饼,暖卸木终裘。 去岁三冬雪,今年百谷秋。 此冬无此瑞,又为老农忧。诗歌赏析:《雪后暖》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对丰收的期望。诗句“先腊梅花谢”暗示了季节的变化,而“不冰溪水流”则表达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早尝春菜饼”与“暖卸木终裘”分别描述了农民们在寒冷中寻找温暖和享受春天食物的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最后两句“去岁三冬雪,今年百谷秋。此冬无此瑞,又为老农忧”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冬季的担忧,尤其是对于农事活动的不利影响。
《雪后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怀。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宋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文情怀,同时也可以领略到宋代文人的艺术成就和文化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