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瘦吾非沈隐侯,五穷相值结为雠。
方愁度岭无相识,却喜闻韶到此州。
世道从来三不合,客行何止七宜休。
故人知我平生事,肯笑苏秦著弊裘。
和韶州许使君令子送别之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韶州许使君令子送别之韵》是宋代戴复古的一首七言律诗。在探讨这首诗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宋代的历史背景以及戴复古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宋代是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期,文风多样,诗坛上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诗人。戴复古便是这一时期内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以江湖派诗人自居,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深受后世推崇。
《和韶州许使君令子送别之韵》是戴复古的作品之一。该诗作于宋代,内容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厄时的心态和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下是该诗的内容:
诗人自比:诗中,诗人自比为非沈隐侯的瘦士,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身处困境时的孤独与不易。
五穷相值:五个贫困的困境仿佛成了他的敌人。
度岭无相识:却喜闻韶到此州,表示诗人虽历经艰难险阻,却因故人相助而感到欣慰。
世道三不合:世道从来三不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世态炎凉的感慨。
客行何止七宜休:客行何止七宜休,反映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受。
故人知我平生事:故人知我平生事,表达了诗人对知己朋友深厚的感激之情。
肯笑苏秦著弊裘:肯笑苏秦著弊裘,以战国时期苏秦穿着破旧衣物的形象比喻自己虽身处逆境仍不改初衷的决心。
《和韶州许使君令子送别之韵》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经历的诗歌,也是对南宋时期社会状况的一种映射。戴复古通过对自身命运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时代背景下文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和韶州许使君令子送别之韵》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