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申之正字得春郊牧养图二本有楼攻愧先生题诗且徵予作

竹弓鸣,雁鸭惊。飞来别浦无人境,春风不摇杨柳影。
长颈纷纷占作家,半游波面半眠沙。或行或立或如舞,或只或双或群聚。
饮啄浮沉多态度,物情闲暇世忘机。分明一片太古时,巧伪不作民熙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卢申之正字得春郊牧养图二本有楼攻愧先生题诗且徵予作” 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春郊牧羊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问题。下面是这首作品的原文及翻译:

卢申之正字得春郊牧养图二本有楼攻愧先生题诗且徵予作。
卢生二图,一为放牧,一为归牧;一在东城,一在西城。
余昔与卢生同寓于京师,今十余年矣。卢生亦能诗,然多失次。余时为正字,日与诸公游。一日偶出,至卢生所居,见其画,叹赏不已。遂与卢生饮,留数刻而别。后数年,余自翰林出守四川,过阙门。适卢生亦在焉,因相访之。卢生曰:“吾有两图,一为放牧,一为归牧;一在东城,一在西城。吾昔与子共游京师之时,未尝一日不携此两图也。”于是乃出示之,皆如其初。
余视其图,乃笔意高妙,非人可及也。乃谓卢生曰:“子之画固佳,然犹有未尽处。夫山之高下远近、树木疏密浓淡、水之清浊浅深、鱼鸟飞动往来,皆有法度可观,不可忽也。”
卢生曰:“子言之善。”乃取笔缀以诗云:“古木高低叶复枝,白云深处寺依依。山僧去后空苍翠,流水来时乱是非。野径入松萝渐暗,危桥通竹箭长迟。行人莫向青溪望,归骑应嫌紫马肥。”
又取笔缀以诗云:“山中十日闲无事,只把新诗补旧痕。今日送君还草市,故人应笑老夫昏。”
卢生喜,即以二图并诗赠之而去。

杨慎的译文:
卢申之正字得春郊牧养图二本有楼攻愧先生题诗且徵予作。
卢生画了两幅图,一张是放牧,一张是归牧;一张在东城,一张在西城。
我曾经和卢生一起住在京城里,已经十多年了。卢生也能写诗,不过写得有些乱序。我那时做正字官,每天和各位官员们游玩。有一天偶然出来,到了卢生的住所,看见他的画,赞叹不已。就和他一起喝酒,留他喝了好一会儿才分开。几年以后,我从翰林院出来任四川巡抚,路过京城。刚好卢生也在京城里,我就去找他。卢生说:“我有两幅图,一幅是放牧图,一幅是归牧图;一幅在东城,一幅在西城。我以前和你都住在北京的时候,没有一天不带这两幅图的。”于是拿出来给看,都是像开始时的样子。
我看了这幅画,真是笔意精妙高雅,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于是我对卢生说:“你的画固然很好,但是还有不尽的地方。山的高低远近、树木疏密浓淡、水的清浊深浅、鱼鸟飞动往来这些地方,都有法则可以观察,不能忽视的。”
卢生说:“你讲得好啊。”于是用笔在上面写了一首诗:“古木高低叶复枝,白云深处寺依依。山僧去后空苍翠,流水来时乱是非。野径入松萝渐暗,危桥通竹箭长迟。行人莫向青溪望,归骑应嫌紫马肥。”
又用笔在上面写了一首诗:“山中十日闲无事,只把新诗补旧痕。今日送君还草市,故人应笑老夫昏。”
就把两幅图和上面写的诗送给我而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