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栖霞楼即景呈谢深道国正

朝来栏槛倚晴空,暮来烟雨迷飞鸿。
白衣苍狗易改变,淡妆浓抹难形容。
芦洲渺渺去无极,数点断山横远碧。
樊山诸峰立一壁,非烟非雾笼秋色。
须臾黑云如泼墨,欲雨不雨不可得。
须臾云开见落日,忽展一机云锦出。
一态未了一态生,愈变愈奇人莫测。
使君把酒索我诗,索诗不得呼画师。
要知作诗如作画,人力岂能穷造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州栖霞楼即景呈谢深道国正”是一首宋代诗歌,作者是苏轼。这首诗是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登上栖霞寺的栖霞楼时所作。诗中描绘了黄州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心境,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黄州城外无山,但有湖港、洲渚、陂塘,而水尤多。余卜居定慧院之东,而治事于栖霞楼。每风止日出,辄登栖霞楼观潮,作此诗以寄谢深道国正。

西望武昌诸山,与汉阳隔江相映,其高出者若二三小阜。

东望则武昌之阴,有赣江如带,自西南来者。

江汉之间,平远之地,其南又起大江一道,亦如带,而宽厚数倍于赣江者也。

黄、鄂之间,方田万顷,皆高仰江汉,下种艺五谷;而人户甚众,故其势常低而流注大江者为多。

夏秋间,江涨高于城郭官私庐舍,则决其堤,纵舟楫出其中,以达于江汉。

今岁春初,予始至黄,是月也,江已落,而田未种,民皆耕且植。

于是决江水,自南门东门入城,使两岸之人,皆受其患,虽缓不急,然决之不为无益。

是岁,予在黄州三过栖霞楼,所赋者多矣。

去年秋夜,酒酣,独游于此;今年夏晚,复携客来。

坐楼上,北望冈陵,东望江流,风景佳妙。

遂书其事于壁,以为后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