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汝来巢我屋,梁间污泥高一尺。啄腥抛秽不汝厌,生长群雏我护惜。
家贫惠爱不及人,自谓于汝独有力。不望汝如灵蛇衔宝珠,雀献金环来报德。
春风期汝一相顾,对语茅檐慰岑寂。如何今年来,于我绝踪迹。
一贪帘幕画堂间,便视吾庐为弃物。
诘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诘燕》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作品,通过人与燕子的互动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下面将深入探讨《诘燕》的艺术特点和深层意义:
艺术特色:戴复古的《诘燕》在诗歌形式上属于宋诗的范畴。宋诗注重语言的自然流畅与情感的真挚表达,其特点是以简练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情感。《诘燕》以其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燕子的观察与感悟。例如,诗中的“家贫惠爱不及人,自谓于汝独有力”,通过对比自己与燕子的处境,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情感表达:《诘燕》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诗人通过对燕子的观察,反映了人间的冷暖和世态的变化。诗句“春风期汝一相顾,对语茅檐慰岑寂”描绘了燕子曾经的亲近与依赖,而今却消失无踪,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状态的哀叹。
社会意义:戴复古的《诘燕》不仅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诗歌,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燕子的命运来隐喻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遭遇。这种借物抒怀的方式,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诘燕》作为一首宋代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世界,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诘燕》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