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天台进长老

尝闻台岭秀,积翠倚南天。
鹿下深溪饮,僧从绝岭禅。
浮尘满浮世,流水逐流泉。
人别归心切,瓶盂上客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天台进长老》是宋代著名诗人鲍当的一首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词:

  1. 作者简介:鲍当,字平子,杭州(今属浙江)人。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进士,授河南府法曹参军。在湖州任上病逝。他的诗风闲淡,接近唐代韦应物的风格,并有《清风集》传世。

  2. 诗词原文
    尝闻台岭秀,积翠倚南天。
    鹿下深溪饮,僧从绝岭禅。
    浮尘满浮世,流水逐流泉。
    人别归心切,瓶盂上客船。

  3. 诗词解析

  • “尝闻台岭秀”:这句通过描述台岭的秀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向往。
  • “鹿下深溪饮”: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鹿在深溪中饮水,展现了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僧从绝岭禅”:反映了僧人在远离尘嚣的绝岭之中修禅的场景,体现了佛教修行的清静和超脱。
  • “浮尘满浮世”:揭示了现实世界中人们面临的纷扰和浮躁,强调了内心世界的清净和宁静。
  • “人别归心切”:表达了人在离别时的情感,归心的急切,反映了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瓶盂上客船”:描述了客人乘坐船离开的情景,象征着离别和新的开始。

《送天台进长老》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自然、人生和佛教哲理的画面。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和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