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猫行

我家老狸奴,健捕无其比。
去年能养儿,二男而一女。
种草不碌碌,趫捷俱可喜。
策勋到邻家,高卧不忧鼠。
今年女子七,母复诞三子。
三子乳有馀,七子不易耳。
颇似相轸念,抱弄时相乳。
依依同气恩,仿佛见情理。
一日忽衔子,来同七子处。
薰然如一家,杂乳无彼己。
天地即我心,万物非异体。
一日脱边幅,此外无别旨。
嗟彼胡不仁,形骸分尔汝。
同类日相伤,呀然矜爪觜。
探巢攫胎卵,吞噬不知止。
但见己子肥,遑恤他子死。
猫也本虎属,能为义士举。
作诗传世间,一兽有如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义猫行》是宋代诗人钱时所作的诗词之一。该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灵的观察和体恤,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我家老狸奴,健捕无其比。去年能养兄,二男而一女。种草不碌碌,趫捷俱可喜。策勋到邻家,高卧不忧鼠。今年女子七,母复诞三子。三子乳有余,七子不易耳。颇似相轸念,抱弄时相乳。依依同气恩,仿佛见情理。
  2. 诗歌赏析:《义猫行》通过对家中老狸奴的描写,展现了其强壮的捕猎能力和家庭和谐的生活状态。诗中的“策勋到邻家”暗示了狸奴不仅是家里的守护者,也成为了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的象征。诗中还通过描述狸奴与其他生物的互动,传达了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3. 创作背景:钱时生活于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步恢复发展,文人士大夫阶层活跃,诗赋成为文人表达个人情感、反映时代风貌的重要文学形式。因此,《义猫行》的创作背景可能也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孕育而成。

《义猫行》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界生灵关爱的诗歌,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不仅能欣赏到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