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风前断笛

醉倚江楼,长空外、行云遥驻。甚凄凉孤吹,含商引羽。薄夜冷侵沙浦雁,老龙吟彻寒潭雨。蓦凉飙、一阵卷潮来,惊飞去。
重欲听,知何处。谁为我,胡床据。谩寻寻觅觅,凝情如许。旧日山阳空有恨,杏花明月今谁赋。恐凭阑、人有爱梅心,空愁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风前断笛》是宋代词人戴山隐的作品。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关于《满江红·风前断笛》的相关介绍:

  1. 作者背景:戴山隐是宋末词人,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失意的心境。他的词作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在宋末元初时期,词作为一种重要文体,不仅承载着情感表达,更是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 作品原文:《满江红·风前断笛》全文如下:醉倚江楼,长空外行云遥驻。甚凄凉孤吹,含商引羽。薄夜冷侵沙浦雁,老龙吟彻寒潭雨。蓦凉飙一阵捲潮来,惊飞去。重欲听,知何处。谁为我,胡床据。谩寻寻觅觅,凝情如许。旧日山阳犹有恨,杏花明月今谁赋?

  3. 艺术特点:《满江红·风前断笛》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如运用自然景观作为意象,通过描绘孤独的行云、寒冷的夜晚以及翻涌的海浪,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同时,词中通过对音乐的描述(“含商引羽”),巧妙地把音乐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此外,词中还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如“旧日山阳”(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某个地名或历史人物)和“杏花明月”,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词的内涵,也增加了词的文化底蕴和深度。

《满江红·风前断笛》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末元初词坛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它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所蕴含的文化价值,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