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判郎中以州早休特形诗咏辄依元韵

颍水箕山一腐儒,麟符何幸玷恩除。
未缘秕政休官去,真赖英贤接迹居。
秀麦川原知雨足,清阴池馆爱春馀。
坐惭老拙无施用,空下斋帷学仲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通判郎中以州早休特形诗咏辄依元韵》是一首由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韩维,字子华,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及文人的思想情感。韩维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洁明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作原文
    颍水箕山一腐儒,麟符何幸玷恩除。
    未缘秕政休官去,真赖英贤接迹居。
    秀麦川原知雨足,清阴池馆爱春馀。

  2. 诗歌赏析

  • 首句“颍水箕山一腐儒”:颍水和箕山是中国古代的文化象征,韩维通过这样的背景设置,隐喻了自己作为一位学者的形象,同时暗示了其学识的渊博。
  • “麟符何幸玷恩除”:麟符通常代表高贵的身份,而韩维此处表达了自己因才华被赏识而得到官职,但同时也有自嘲之意,表明自己的谦逊。
  • “未缘秕政休官去,真赖英贤接迹居”:表达了对政治的不满以及对于优秀贤才的向往。韩维在这里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政治画面,即没有腐败的政治环境,只有优秀人才得以施展才华。
  • “秀麦川原知雨足,清阴池馆爱春馀”: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通判郎中以州早休特形诗咏辄依元韵》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欣赏到韩维的艺术成就,也能够从中领悟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