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水箕山一腐儒,麟符何幸玷恩除。
未缘秕政休官去,真赖英贤接迹居。
秀麦川原知雨足,清阴池馆爱春馀。
坐惭老拙无施用,空下斋帷学仲舒。
【注释】颍水箕山:地名,指颍州。通判郎中:官职名。颖州早休特形诗咏:指作者被贬颍州时所作的诗。元韵:即元音,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式。
【赏析】
《次韵通判郎中以州早休特形诗咏辄依元韵》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四句为第一段,后两句为第二段。
首句“颍水箕山一腐儒”,点明作者的籍贯和身份,颍水、箕山,都是作者所居之地,也是作者生活过的地方,颍州,是作者的任所。《通鉴·唐纪》说:“(天宝)十一载春正月己未,李林甫为相,自以方镇之擅权势者,欲去之而代以文臣,于是引朝士贺兰进明为淮南节度。”作者在这首诗中就是借李林甫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的。李林甫为相后,排斥异己,结党营私,他任相期间,朝野上下都对他恨之入骨。作者在这里用“一腐儒”来比喻自己,说明自己虽身居高官,却心如死灰,毫无进取之心。颍水箕山,正是作者的家乡,颍州又是作者的故里,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麟符何幸玷恩除”,意思是说:我多么幸运啊,竟然蒙受皇上的信任而担任朝廷要职。这一句是说作者对自己的遭遇感到庆幸,因为能够到京城任职,也说明作者有才能,有抱负。
第二首的前两句“未缘秕政休官去,真赖英贤接迹居”,意思是说:因为我不能胜任,才辞官而去;但我能与英贤们并肩而处,我也感到高兴。这是说作者虽然被罢官,但却能与一些贤达之士为伍,因此并不感到遗憾。“未缘”是因。“真赖”是说。“英贤接迹”,是说英贤之人接踵而至,人才济济。作者在这里既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又抒发了对人才济济的欣慰之情。
第三首的开头两句“秀麦川原知雨足,清阴池馆爱春馀”,意思是说:秀美的麦子在雨后的川原上生长得更加茂盛,清凉的水气在池馆中弥漫开来,让人留恋春天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