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不觉成陈迹,事变何尝有定期。
身外闲愁无自入,饮中欢兴未全衰。
编排暑后新投酒,检点秋来合唱辞。
更欲邀君浮画舫,藕花菱蔓满西池。
乐道示长句辄次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乐道示长句辄次韵”是宋代诗人韩维所创作的七言律诗,该作品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以下是对《乐道示长句辄次韵》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韩维(约1017年—1098年),字子华,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洒脱为特点,善于表达深沉的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在宋代文坛上,韩维不仅以诗词闻名,还曾担任过中书舍人等职,对宋代政治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作品原文及译文:
光阴不觉成陈迹,
事变何尝有定期。
身外闲愁无自入,
饮中欢兴未全衰。作品赏析:此诗通过对比“光阴”和“事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句“身外闲愁无自入,饮中欢兴未全衰”则揭示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态度。他既不沉溺于个人的悲伤,也不完全消解于酒色之中,而是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应对生活中的变故。
写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确切创作时间和作者身份,目前学界尚无明确定论。但据推测,韩维可能生活在北宋中期,此时正值社会转型期,新旧交替,动荡不安。因此,他的作品中往往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韩维的《乐道示长句辄次韵》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深邃哲理和丰富情感的诗篇。它通过对时光和人生经验的描绘,展现了一位文学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