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华见寄

松柏无心自后凋,此心无物更寥寥。
伯夷岂是归周晚,孟子空嗟出昼遥。
谈道每嗤犹有待,当官常欲取非招。
荒园寂寞无谁语,兰菊幽香没艾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子华见寄》是宋朝诗人韩维的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韩维,字子华,号南溪,是宋朝时期的文学家与书法家。他在官场中经历了多次变迁,其诗作多反映出他对政治的感慨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被后世广泛传颂。

  2. 诗歌原文:《和子华见寄》,原文如下:
    松柏无心自后凋,此心无物更寥寥。
    伯夷岂是归周晚,孟子空嗟出昼遥。
    谈道每嗤犹有待,当官常欲取非招。

  3. 诗词赏析:这首诗反映了韩维在官场中的孤独感和个人追求。诗中“松柏无心自后凋,此心无物更寥寥”描绘了他虽身处逆境却依然坚守本心的形象。“伯夷岂是归周晚,孟子空嗟出昼遥”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和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谈道每嗤犹有待,当官常欲取非招”则揭示了他对于名利的淡泊与超然态度。

《和子华见寄》不仅是一首表达韩维个人情感和政治理念的诗歌,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经典作品的了解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与思想状态,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勇气与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