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登谯城上,延首望东道。
春风千里至,远思生怀抱。
故人客南楚,素节方自保。
黄鹄垂其翼,赤骥伏栈皂。
诗准李杜为,字压褚薛倒。
壮哉南行作,遗我资远讨。
若窥巨海涯,波澜方汹浩。
龙螭郁骞腾,错落效众宝。
往往仙人槎,突然忘枯槁。
尝闻会稽旁,山水天下好。
览君所咏叹,滞想兹一扫。
安得追王乔,乘云逮霓葆。
茹芝灵峰阳,徜徉以终老。
寄苏子美
介绍
《寄苏子美》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而非宋代的韩维。这首诗是韩愈在一次旅途中写给友人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原文:暮登谯城上,延首望东道。春风千里至,远思生怀抱。故人客南楚,素节方自保。黄鹄垂其翼,赤骥伏栈皂。诗准李杜为,字压褚薛倒。壮哉南行作,遗我资远讨。若。
译文:在暮色中登上了谯城的城楼,我望着远方的道路。春风万里吹来,带来远方的思念。我的老朋友现在正在南方的楚国,他保持着自己的清高节操。大雁低飞着,骏马静静地卧在地上。我以李白、杜甫为榜样,我的书法也受到了褚遂良、薛稷的影响。他的南行让我受益匪浅,给了我远大的志向。
赏析与评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暮色中的景色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诗中使用了许多自然景物,如春风、大雁、骏马等,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画面。同时,诗人以李、杜为榜样,展示了自己追求文学高境的决心。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称为“韩文公”或“韩吏部”,祖籍昌黎(今辽宁朝阳)。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为潮州刺史,官至吏部侍郎,裴度、崔群荐为学官;后复任吏部侍郎,迁刑部侍郎,为谏官。因其倡导古文,亦与柳宗元共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韩愈南游途中,当时他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出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通过对友人的思念,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
《寄苏子美》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而非宋代的韩维。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经典之作,也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