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吏隐堂作

微风稍破冻,芳萌亦吐林。
百鸟感春阳,钩辀弄其音。
振策遵城曲,逍遥写烦襟。
爱此堂下石,青润挺琅琳。
中坳贮清泉,测之不盈簪。
纤鳞候暖戏,寂历自浮沉。
默视澹忘虑,白日为移阴。
人生本虚静,垢浊无自侵。
忽为外物牵,至性不可寻。
于焉得所监,一洗尘中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春吏隐堂作》是一首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韩维,字子华,号南溪先生,北宋时期的文人,以其诗作和书法闻名于世。《初春吏隐堂作》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
  2. 诗歌原文:微风稍破冻,芳萌亦吐林。百鸟感春阳,钩輈弄其音。振策遵城曲,逍遥写烦襟。
  3. 诗句解析: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微风稍破冻”传达出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使大地开始解冻。接着“芳萌亦吐林”,描述了草木开始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百鸟感春阳”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时的活力。第三句“振策遵城曲,逍遥写烦襟”,则表现了诗人沿着城墙漫步时的心情放松和思绪的释放。
  4. 艺术手法:《初春吏隐堂作》在艺术处理上细腻而生动。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将春风比作“破冻”,将花开比作“吐林”,这些生动的比喻使得自然景观跃然纸上,充满生命力。同时,通过对百鸟和泉水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5. 文化价值:《初春吏隐堂作》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之余,也要学会欣赏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对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初春吏隐堂作》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篇,更是一首富有哲学深度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