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传马

喧呼国西门,驿使通万里。
十亭传一马,日夜不得止。
枯肠嗛刍豆,瘦骨系辔棰。
力尽求未息,忽已仆泥滓。
死者既不补,存者行复尔。
闻古至治世,微物均福祉。
不壅王泽流,其先在官理。
国家富郡邑,一板万生齿。
付与有失宜,得无马之似。
投鞍坐太息,春为悲风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哀传马》是宋朝时期诗人韩维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民生疾苦的深刻反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介绍:韩维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歌创作涉及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韩维的生平和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他的作品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
  • 诗歌原文
    喧呼国西门,驿使通万里。
    十亭传一马,日夜不得止。
    枯肠嗛刍豆,瘦骨系辔箠。
    力尽求未息,忽已仆泥滓。
    死者既不补,存者行复尔。
    闻古至治世,微物均福祉。
    不壅王泽流,其先在官理。
    国家富郡邑,一板万生齿。
    付与有失宜,得无马之似。
  • 诗歌赏析
    《哀传马》这首诗表达了韩维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状况的深刻关注。诗中通过描述驿使传递消息的情景,反映了当时交通的不便和通信的困难。诗中的“十亭传一马,日夜不得止”描绘了驿站之间距离遥远,马匹疲累不堪的状况。

《哀传马》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了解宋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