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景仁除夜

六十复过六,逐物何当足。
善恶两都忘,宁论择鱼肉。
流光速于电,至道明如烛。
孰谓吾庐卑,随时自凉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十复过六,逐物何当足。善恶两都忘,宁论择鱼肉。”这是宋代文学家韩维所作的作品《和景仁除夜》中的一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更深入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六十复过六,逐物何当足。
    善恶两都忘,宁论择鱼肉。
    流光速于电,至道明如烛。
    孰谓吾庐卑,随时自凉燠。

  2. 作者简介
    韩维(1091年—1153年),字无咎,号南溪,因隐居南溪而得名。他是宋神宗、哲宗两朝的宰相,以文学著称,尤擅长词赋,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诗歌解析

  • 逐物何当足: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脱,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暂时的,不必过于执着。
  • 善恶两都忘:表明作者在面对世间的善与恶时,都能够放下成见,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平和。
  • 流光速于电,至道明如烛: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真理的明晰。
  • 孰谓吾庐卑,随时自凉燠: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认为住所简陋也无所谓,重要的是内心的舒适。
  • 流光速于电,至道明如烛:这句话再次出现,强调了时间和真理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把握真理。
  1. 文化背景
    《和景仁除夜》创作于宋代,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文人墨客之间经常互相唱和,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韩维作为当时的文学名家,其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通过对《和景仁除夜》的详细解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还能够感受到韩维作为文学家的深厚底蕴。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写照,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