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梯宁复倦扶筇,闻说青山又改容。
下界已同三绝寺,上方仍对妙高峰。
聊须小憩窗前榻,莫虑遥闻斋后钟。
脚力已穷犹应接,兹时目力更难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丹梯宁复倦扶筇,闻说青山又改容。
下界已同三绝寺,上方仍对妙高峰。
聊须小憩窗前榻,莫虑遥闻斋后钟。
脚力已穷犹应接,兹时目力更难供。
国清愚谷禅师索更好堂诗”是一句来自唐代的诗句,出自诗人王维的《酬张少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谦虚态度。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的诗、画、书法皆为上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尤其著名,如《鹿柴》、《相思》等,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在这首诗中,王维提到了他与一位名叫张少府的友人之间的友情。张少府可能是一个官员,也可能是一个隐士,王维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谦虚态度。他承认自己的诗歌可能不如张少府的诗好,但他强调了自己诗歌创作的初衷和目的,即通过绘画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态度:一方面强调个人才华和技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强调了艺术创作的内在价值和意义。王维本人也是这种艺术观念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