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敦颐芥隐诗

万古须弥顶,尝于芥子看。
怜君作书窟,唤客筑诗坛。
默识眼界净,忘忧心地宽。
老来同此味,广厦任高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龚敦颐芥隐诗》是宋朝诗人韩元吉的作品。《龚敦颐芥隐诗》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独特领悟,而且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诗人简介:《龚敦颐芥隐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韩元吉。他不仅是一位多产的诗人,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音乐家。他的文学作品多样,包括词、散文和诗歌等,其中许多作品都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个人独特的艺术见解。
  2. 诗歌原文:在《龚敦颐芥隐诗》中,韩元吉以“万古须弥顶,尝于芥子看”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宏大与渺小的对比。这句话不仅让人联想到佛教中须弥山的巨大,也象征着诗人心中对于广阔世界的向往与追求。紧接着,“怜君作书窟,唤客筑诗坛”两句,则描绘了文人墨客聚集一堂,畅谈学问的情景,反映了古代文人雅集的文化氛围。
  3. 主题思想:诗歌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生命、宇宙和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在这首诗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宁静,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4. 艺术特色: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龚敦颐芥隐诗》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龚敦颐芥隐诗》采用了典型的宋词风格,语言精炼而含蓄,情感真挚而不造作。诗人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和哲理具体化,使得整首诗歌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5. 历史影响:作为宋代的诗词作品,《龚敦颐芥隐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龚敦颐芥隐诗》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也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影响了后世无数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

韩元吉的《龚敦颐芥隐诗》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代表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通过欣赏这首作品,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才情,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美学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