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须弥顶,尝于芥子看。
怜君作书窟,唤客筑诗坛。
默识眼界净,忘忧心地宽。
老来同此味,广厦任高寒。
龚敦颐(1492—1550),字子才,号芥隐,明末清初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与陈继儒、王稚登等并称为“明末四大家”之一。
这首诗是龚敦颐在欣赏自己的书法作品后,对作者的赞赏和鼓励。下面是逐句释义:
万古须弥顶,尝于芥子看:万古须弥顶上,意味着无限的空间和高远的境界。而芥子,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小种子。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高远境界的思想。
怜君作书窟,唤客筑诗坛:这里的“怜君”是对作者的一种同情和赞美。而“书窟”、“诗坛”则分别代表书写和诗歌创作的地方。这两句话强调了作者在书法和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才能和成就。
默识眼界净,忘忧心地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默识和观察,能够使眼界变得清晰;而忘却烦恼,心胸变得宽广。这是对作者心态的一种赞赏,认为他有一颗宽广而宁静的心。
老来同此味,广厦任高寒: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哲理。无论是年轻还是老年,都应追求这种高远的境界。无论环境如何,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宽广。这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从容。
这首诗通过对龚敦颐书法和诗歌创作的赞赏,展示了他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从容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