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代询黄发,临雍缺盛仪。
久从曾釜乐,俄重鲤庭悲。
德履嗟如在,功名误见期。
平生拄颐剑,聊挂墓门枝。

【注释】:

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 致政:辞官归家。龙图阁:宋代设置的官职,即中书省的属官。给事:指给事中,掌管侍从、谏诤、封驳等事。曾釜乐:指曾几在临安任通判时的快乐生活。鲤庭悲:指徐公去世后,家中失去了一位贤良的长辈。德履嗟如在:意谓德高望重的人即使不在人世,其精神也永垂不朽。功名误见期:意为功业成就了却未必能够实现,如同徐公的遗愿一样。拄颐剑:形容徐公生前好学不倦,经常手拄着拐杖而思考问题。聊挂墓门枝:意思是说,徐公生前虽然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但在坟墓前依然像一枝挺拔的松树那样傲然独立。

【赏析】:

这是一首挽歌诗,诗人以沉痛之情哀悼一代名臣徐公的逝世。

首联两句,点明徐公辞官归家的时间和原因。“今代”二字,总括古今,说明徐公是当朝名臣。“询黄发”一句,暗用《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句意,表示对徐公的追思。“临雍缺盛仪”一句,表明徐公虽已离京,但京城仍缺乏他的风采。“临雍”指的是京城,而“缺盛仪”则是指缺少了徐公的风采。“临雍”二字,既表明京城的繁华,又暗含徐公离去后的空虚与寂寥。

颔联两句,写徐公离京后的生活情景。“久从”一词,表明徐公在京城任职的时间之长。“曾釜乐”,是对徐公在京时期生活的赞美。“俄重鲤庭悲”则表达了徐公离开京城后,家中失去了一位贤良的长辈,使他悲痛万分。“鱼”字在这里象征着徐公的才华和地位。“鲤庭”指的是徐公曾经担任过的官职,而“悲”则表明他因失去这样的贤才而感到悲伤。

颈联两句,进一步描绘徐公离京后的生活情景。“德履嗟如在”一句,表明徐公即使已经离开了京城,但他的精神仍然在人们心中闪耀着光芒。而“功名误见期”则表明徐公的功名事业并未能如他所愿。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徐公未能实现自己理想的惋惜之情。“平生拄颐剑”一句,则是对徐公一生所持的正义立场的一种赞美。而“聊挂墓门枝”则表明徐公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依然被人们铭记在心。

尾联两句,表达诗人对徐公离京后生活的感慨。“平生”一词,表明诗人对徐公一生的怀念之情。“拄颐剑”一词,则是对徐公生前所持的正义立场的一种赞美。“聊挂墓门枝”则表明徐公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依然被人们铭记在心。

这首挽歌诗通过描绘徐公离京后的生活情景以及他对京城的怀念之情,表现了他对这位贤良大臣的深深敬意以及对徐公离世的哀悼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徐公一生的怀念与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