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致高门重,心无闇室欺。
臧孙宜有后,伯道乃无儿。
千载君如此,流年疾若斯。
宁无百人赎,遂作九原悲。

《挽任谏议词二首》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身致高门重:指自己身处高位,受到了人们的敬重和尊重。
  • 心无闇室欺:表示内心纯洁,没有暗室中的欺诈行为。
  • 臧孙宜有后:臧孙(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应当有后代继承他的事业。
  • 伯道乃无儿:伯道(春秋时期楚国人)却没有儿子来继承他的事业。
  • 千载君如此:千年之后的人们仍然会这样认为。
  • 流年疾若斯:岁月流逝得如此之快。
  • 宁无百人赎:也许能够用一百个人的生命去赎回。
  • 遂作九原悲:最终导致在九泉之下的哀痛。

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忠臣良吏的怀念。通过对比臧孙、伯道的命运,表达了对忠诚与正直的赞美,以及对政治腐败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贤臣良吏的重视,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巨大贡献。

韩元吉的《挽任谏议词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贤能官员哀悼之情的诗歌,也是对历史人物臧孙、伯道的一种赞颂。通过对他们生平事迹的回顾,展现了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深刻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