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纳高门地,君王识履声。
闽山歌惠政,蜀道憺威名。
逝矣嗟天命,谁欤总国成。
弟兄无六十,殄瘁亦堪惊。

故端明尚书汪公挽词二首献纳高门地,君王识履声。

闽山歌惠政,蜀道憺威名。

逝矣嗟天命,谁欤总国成。

弟兄无六十,殄瘁亦堪惊。

注释:

  1. 献纳高门地:指在高位的家族或贵族。
  2. 君王识履声:比喻君主英明,能听到百姓的疾苦和诉求。
  3. 闽山歌惠政:闽山,泛指福建地区;歌惠政,歌颂君主的恩德。
  4. 蜀道憺威名:蜀道,四川地区的险峻道路;憺,安定;威名,崇高的声誉。
  5. 逝矣嗟天命:逝矣,意为“时间过得真快”;嗟,感叹;天命,命运或天意。
  6. 谁欤总国成:谁欤,疑问词,表示询问或反问;总国成,治理国家成功。
  7. 弟兄无六十,殄瘁亦堪惊:弟兄,兄弟;殄瘁,形容生活困苦;亦,也;堪,能够;惊,感到惊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故去的端明尚书汪公所写的挽词。诗中表达了对汪公的敬仰之情和对其去世的悲痛之情。
    第一句“献纳高门地,君王识履声”描绘了汪公在高位上的尊贵地位和他与君主之间的亲密关系。第二句“闽山歌惠政,蜀道憺威名”赞美了汪公在闽山地区的政绩,以及他在蜀道上的崇高声誉。第三句“逝矣嗟天命,谁欤总国成”表达了诗人对汪公逝去的感慨以及对君主治国能力的赞赏。第四句“弟兄无六十,殄瘁亦堪惊”则是对汪公一生坎坷经历的同情和感叹。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故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