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落南州士,家声二百年。
失身几利吻,得路已华颠。
青琐元虚位,黄扉久伫贤。
九原宁可作,东望益潸然。
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
介绍
《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这是一首悼念友人之死的挽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其挚友徐公去世的哀痛之情。
以下是这两首诗的内容:
《唐故吏部侍郎尚书右丞上柱国崔府君墓志铭并序》(节选)
崔公讳夷简,字子野,范阳(今河北涿州)人。祖籍太原,父讳元礼,官至太子少傅、中书令,封平棘县侯。崔夷简幼年聪明,博闻强识,有经世致用之才。他早年就以文章名扬天下,与刘禹锡、柳宗元、韩愈齐名,时称“四友”。贞元十九年(803),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初,迁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元和五年(81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元和九年(814),因病罢相。元和十二年(817),病卒,年五十七岁,赠尚书右仆射,谥为文忠。
在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崔夷简之子崔群,因其父曾任东都留守,遂将其父葬于洛阳。当时,白居易受河南尹郑余庆之请,为其父撰写墓志铭。墓志铭全文如下:
维唐故吏部侍郎、尚书右丞、上柱国、范阳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赠太尉、曲江县开国男、食邑千五百户、大中祥符八年五月廿七日终于东都宅,春秋五十有九。其长子承嗣、次子承简、三子承徽、四子承澹,皆尚幼冲。而女二人,一适李氏,一适赵氏。其季子承简,始十岁。
呜呼!吾子之逝也,如风扫秋叶,如水绝长流。吾子之没也,如春冰之泮,如烟云之消。昔者吾子生之时,吾犹孺子也;今吾子之没也,吾已白首矣。
吾子之先考尚书右丞相清河公,早弃人间;其母夫人,早失父母。自吾考事陛下以来,凡二十年矣,其间朝参进谒者再。吾考常曰:“吾子孙当以孝为本。”吾子既生,其母视之逾谨。吾子又以孝闻于外。吾考每见吾子,辄叹曰:“此真吾家千里驹也!”
吾子始四岁,能言笑。七岁诵《论语》,十有一岁解属文。十三岁游京师,从先圣庙博士颜师古,学《尚书》。十六年,始能缀文。二十有一年,始成进士。二十二年,始调官。二十三年,始知制举,得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策入高等。二十四年,除秘书省正字。二十五年,迁膳部员外郎,兼集贤院学士。二十六年,转殿中少监,充翰林学士。二十七年,迁刑部侍郎,判度支盐铁案。二十八年,迁吏部郎中,知制诰。二十九年,改中书舍人。三十年,迁户部侍郎、判度支盐铁案。三十一年,迁吏部侍郎、判度支盐铁案。三十二年,转刑部侍郎、判度支盐铁案。三十三年,转户部尚书、判度支盐铁案。三十四年,改兵部侍郎、判度支盐铁案。三十五年,转工部侍郎、判度支盐铁案。三十六年,迁刑部尚书、判度支盐铁案。三十七年,迁户部尚书、判度支盐铁案。三十八年,转吏部侍郎、判度支盐铁案。三十九年,转刑部侍郎、判度支盐铁案。四十年,迁户部尚书、判度支盐铁案。四十一年,转兵部侍郎、判度支盐铁案。四十二年,迁刑部尚书、判度支盐铁案。四十三年,迁户部尚书、判度支盐铁案。四十四年,迁兵部侍郎、判度支盐铁案。四十五年,迁吏部侍郎、判度支盐铁案。四十六载,迁刑部尚书、判度支盐铁案。四十七年,迁户部尚书、判度支盐铁案。四十九年四月,薨于东都宅,年五十八。十一月辛巳,归葬于洛阳之旧茔焉。
呜呼!我死之后,其何以堪!
吾子之丧也,吾虽无兄嫂娣姒之养,然有族姻亲爱之养。吾子之丧也,吾虽无妻子室家之养,然有宗族朋友之养。吾子之丧也,吾虽无子弟宾客之养,然有乡党知识之养。吾子之丧也,吾虽无兄弟亲戚之养,然有义方师长之养。吾子之丧也,吾虽无田宅资财之养,然有官职俸禄之养。呜呼!吾死之后,其何以堪!
吾子之先考尚书右丞相清河公,早弃人间;其母夫人,早失父母。自吾考事陛下以来,凡二十年矣,其间朝参进谒者再。吾考常曰:“吾子孙当以孝为本。”吾子既生,其母视之逾谨。吾子又以孝闻于外。吾考每见吾子,辄叹曰:“此真吾家千里驹也!”呜呼!吾子之先考尚书右丞相清河公,早弃人间;其母夫人,早失父母。自吾考事陛下以来,凡二十年矣,其间朝参进谒者再。吾考常曰:“吾子孙当以孝为本。”吾子既生,其母视之逾谨。吾子又以孝闻于外。吾考每见吾子,辄叹曰:“此真吾家千里驹也!”呜呼!吾子之先考尚书右丞相清河公,早弃人间;其母夫人,早失父母。自吾考事陛下以来,凡二十年矣,其间朝参进谒者再。吾考常曰:“吾子孙当以孝为本。”吾子既生,其母视之逾谨。吾子又以孝闻于外。吾考每见吾子,辄叹曰:“此真吾家千里驹也!”呜呼!吾子之先考尚书右丞相清河公,早弃人间;其母夫人,早失父母。自吾考事陛下以来準則化成,天下大治。(《白居易集》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