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传道挽词二首

德履无遗恨,弦歌有去思。
养亲三釜乐,作郡十年迟。
壮志沈黄壤,英游闭赤墀。
丰碑颂遗爱,谁为继罗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宋传道挽词二首》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韩元吉(1118~1187),字无咎,号南涧,是南宋时期的词人。他出身于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的世家,是汉族人士。韩元吉的词主要抒发了他对自然和山林的向往,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1. 诗歌原文
    德履无遗恨,弦歌有去思。
    养亲三釜乐,作郡十年迟。
    壮志沈黄壤,英游闭赤墀。
    丰碑颂遗爱,谁为继罗池。

  2. 诗句解析

  • “德履无遗恨”表达了对道德操守的追求,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
  • “弦歌有去思”反映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及其在精神世界中的重要位置。
  • “养亲三釜乐”展现了诗人孝心的一面,体现了古代儒家的孝道观念。
  • “作郡十年迟”暗示了诗人仕途上的不顺或遗憾,表达了一种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感。
  • “壮志沈黄壤”反映了诗人对于未能实现宏伟志向的遗憾,表达了对死亡的淡然。
  • “英游闭赤墀”可能指的是英雄末路、壮志难酬,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丰碑颂遗爱,谁为继罗池”则表达了对历史功绩和人物的怀念,同时也提出了对后人的疑问与期待。

《宋传道挽词二首》不仅在文学上展现了韩元吉的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化的一个侧面。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