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元干国录词二首

左学驰声旧,中朝得录初。
宏材知底用,壮志亦成虚。
归旐三千远,亲年八十馀。
苍天谁与问,行路亦欷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张元干国录词二首》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韩元吉的代表作品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挽张元干国录词二首》的创作背景是韩元吉为纪念其好友张元干的去世而作。张元干是一位有才华且有抱负的文人,他因直言进谏而得罪了朝中权贵,最终被迫辞官。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不幸,但在韩元的笔下,他的事迹被赋予更深刻的意义。
  2. 主题思想:《挽张元干国录词二首》通过赞美张元干的才华和志向,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诗中的“归旐三千远,新年八十余”描述了张元干的归乡之路遥远,暗示了他生命的终结。同时,诗人感叹功名虽有命,寿考独无时,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3. 艺术特色:《挽张元干国录词二首》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既有豪放激昂的壮志凌云,也有深沉内敛的哀婉之情。诗人通过对张元干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
  4. 历史评价:《挽张元干国录词二首》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体现了宋代文学的豪放风格,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挽张元干国录词二首》不仅是对一位文人悲剧命运的哀悼,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以及文学作品对于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