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学驰声旧,中朝得录初。
宏材知底用,壮志亦成虚。
归旐三千远,亲年八十馀。
苍天谁与问,行路亦欷歔。
【注释】左学:指中书省。驰声:声誉远播。中朝得录:指被召入翰林院任官。宏材:大才。底用:有什么用处,无用之意。壮志:宏伟的志向。成虚:落空。归旐:送葬时用的旗杆,这里代指死者。亲年八十馀:张元干去世时,作者年已八十余岁。苍天:指天意。谁与问:与谁说?行路亦欷歔:行走在路上也不禁流泪叹息。
【赏析】此词为作者在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张元干去世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张元干的悼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上片开头两句写张元干早年以文学名世,中朝时得到朝廷重用。接着两句说张元干的才华很高,但抱负很大,结果却落得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二字概括了全文,既表现了张元的豪情壮志,又透露了他对现实的不满。结尾两句说张元干去世时年已八十余,令人感叹不已。
下片开头一句说张元干死后,人们为他举行盛大的葬礼,而作者却感到悲痛欲绝。“苍天”,即天意;“谁与问”,即与谁商量。“行路”,即行者、路人,此处指作者自己。这两句是说:天意难测,只有天地知道谁是真正的罪人。最后三句说:如今我虽然已经年老体衰,但仍不能不为国家的命运担忧叹息。
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张元干之死的哀伤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国家的忧虑和不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