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节江南道,铜符海上州。
登车人自化,截镫士争留。
不作田园计,长怀世事忧。
秋风闭黄壤,谁为子孙谋。
玉节江南道,铜符海上州。
登车人自化,截镫士争留。
不作田园计,长怀世事忧。
秋风闭黄壤,谁为子孙谋。
译文:
韩元吉(1118~1187)是南宋的词人,字无咎,号南涧。他出身于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韩元吉的诗词多抒发了山林情趣。他的《范泉州挽词二首》通过对范泉州的赞美和哀悼,展现了韩元吉对这位官员的敬佩之情和对他事业的悲叹。诗句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以墨迹、石渠、枫宸、相第等形象,表达了对范泉州的敬仰和哀悼之情。
赏析:
“玉节江南道,铜符海上州。”这两句诗描绘了范泉州的官职与地域,暗示了他身处高位,但命运多舛。玉节象征尊贵,而铜符则代表着权力与责任。这里的“道”和“州”分别指的是江南道和海上州,表明范泉州的职位跨越南北,责任重大。
“登车人自化,截镫士争留。”这两句诗反映了人们对范泉州的不同反应。有些人选择随他一同赴任,表现出对他的信任和尊重;而另一些人则试图挽留他,反映出他们对未知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上的对立和矛盾,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戏剧性和深刻的思考。
“不作田园计,长怀世事忧。”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范泉州似乎没有考虑过归隐田园的生活,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国家大事中。这种选择反映出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时局的关注,也透露出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忧虑。
“秋风闭黄壤,谁为子孙谋。”这两句诗以秋风关闭黄土为喻,暗示着范泉州已经去世,无法为子孙后代留下庇护。这种表达方式既凄凉又深沉,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同时,这也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韩元吉的《范泉州挽词二首》不仅是一首悼念亡者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命、责任和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思。它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范泉州的敬佩之情以及对其命运的惋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韩元吉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在面对复杂社会现实时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