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建安大水

孤城雨脚暮云平,不觉鱼龙自满庭。
托命已甘同木偶,置身端亦似羸瓶。
浮家却羡鸱夷子,弄月常忧太白星。
当日乘槎便仙去,故人应罪曲江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记建安大水》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孤城雨脚暮云平,不觉鱼龙自满庭。
    托命已甘同木偶,置身端亦似羸瓶。
    浮家却羡鸱夷子,弄月常忧太白星。
    当日乘槎便仙去,故人应罪曲江灵。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诗歌开头“孤城雨脚暮云平”,描绘了一幅孤城在细雨和暮色中的景象,营造出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用“不觉鱼龙自满庭”来表达诗人对这种宁静景象的惊喜与赞叹。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托命已甘同木偶,置身端亦似羸瓶”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物欲的情感态度。同时,“浮家却羡鸱夷子,弄月常忧太白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忧虑。
  • 历史典故:诗歌中提到的“当日乘槎便仙去”,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乘木筏上天的故事,这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幻想。而“故人应罪曲江灵”则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官员因违反规定而被责罚的故事,反映出诗人对于官场规矩的不满。
  • 艺术手法:整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诗中的比喻、象征等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
  1. 作者背景
  • 生平经历:韩元吉(1087年—1156年),字无咎,号南涧。他出生于北宋时期的开封雍丘,后迁居上饶。韩元吉曾历任龙泉主簿、知建安县等职,并在符离之役上书张浚劝勿轻举,但未被采纳。后来,他历任知建安府、官吏部尚书等职,并被封为颍川郡公。
  • 文学成就:韩元吉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除了诗歌创作外,他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诗作风格独特,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在宋诗发展史上,韩元吉的创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记建安大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韩元吉作为一位文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还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审美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