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其二再用韵答韩子师

定交最早,叹西津几度,匆匆论别。世事浮云山万变,只有沧江横月。长忆追随,湖山好处,醉帽敧风雪。竹阴花径,兴来题尽桐叶。
谁忆此地相逢,鬓毛君未白,眉添黄色。屈指烟霄归诏近,路入龙楼金碧。千载功名,一尊欢笑,会作他年说。倚天长剑,夜寒光透银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再用韵答韩子师》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后的感慨和思念之情。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韩元吉(1118年—1187年),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丘(今河南开封)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他一生著述甚多,对后世影响甚大。其作品以文赋、散文见长,尤以词为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词风格豪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后人誉为“文章冠天下,气魄吞山河”。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是韩元吉在与一位名叫韩子师的朋友交往中,因某种原因不得不告别时的感概之作。两人之间的友情深厚,但世事变迁,不得不面临分别的现实。此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1. 诗词原文及译文
  • “定交最早,叹西津几度,匆匆论别。”这句表达了作者与韩子师最初结识时的兴奋与匆忙,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以至于多次匆匆忙忙地谈论别离。
  • “世事浮云山万变,只有沧江横月。”这两句则描绘了世间万物如浮云般变幻无常,而唯有那沧江之月永恒不变。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恒定美好事物的珍视。
  • “长忆追随,湖山好处,醉帽欹风雪。”描述了自己与韩子师共同游赏山水的美好记忆,以及在风雪中饮酒畅谈的情景。
  • “竹阴花径,兴来题尽桐叶。”表现了他们在竹林花径中漫步时,兴致盎然地挥笔写下诗句的情景。
  • “谁忆此地相逢,鬓毛君未白,眉添黄色。”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相遇场景的回忆,以及对方尚未老去却增添了白发和黄色眉毛的感慨。
  • “屈指烟霄归诏近,路入龙楼金碧。”这两句则是展望将来,想象着朋友即将回到朝廷,步入辉煌的龙阁之中。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不难看出《念奴娇·再用韵答韩子师》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佳作,更是体现了韩元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