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 送王季夷

西风吹暮雨。正碧树凉生,送君南浦。蝉声带残暑。满高林斜照,暝烟横渚。故乡路阻。更秋入、江城雁渡。
怅天涯、几许闲愁,对酒共成羁旅。休问功名何在,绿鬓吴霜,素衣尘土。离觞缓举。收玉箸,听金缕。叹凌云才调,乌丝阑上,省把清诗漫与。见洛阳、年少交游,倩君寄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瑞鹤仙·送王季夷》是一首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送别词。下面将围绕此作品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背景、内容以及文学价值:

  1. 作品信息
  • 作者: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南宋时期的杰出词人,以其山林情趣的词作闻名于世。
  • 成书年代:创作于南宋淳熙年间,约公元1174年左右。
  • 艺术特色:韩元吉的诗词多抒发山林之情趣,其词风清新,情感真挚。《瑞鹤仙·送王季夷》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1. 作品鉴赏
  • 全诗描绘了一幅西风吹暮雨,碧树凉生,送君南浦的秋日送别景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厚意和无尽思念之情。
  • 通过对蝉声、高林斜照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羁旅之情。
  • 词中“故乡路阻”与“江城雁渡”相呼应,既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透露出自己身处他乡的孤独与无奈。
  1. 文化意义
  • 《瑞鹤仙·送王季夷》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意义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关怀。
  • 该诗作为宋词的代表作之一,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1. 社会影响
  • 在文学史上,韩元吉的《瑞鹤仙·送王季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后世广泛传颂。许多后来的文人墨客都对其赞誉有加,认为它是词中的佳作。
  • 此外,该词也成为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资料之一,被众多学者和文学爱好者所研究和学习。

除了上述分析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了解作者背景:深入了解韩元吉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内涵。
  • 体会词中情感:细细品味《瑞鹤仙·送王季夷》,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波动,体验诗人的内心世界。

韩元吉的《瑞鹤仙·送王季夷》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每一位喜爱古典诗词的人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