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渎学士领益漕

去年巴蜀失秋成,西顾饥流恻睿情。
尝忝乘轺宣渥命,更烦持节拯遐氓。
夜亭微雨多侵梦,春峡繁花少记名。
到日莫辞行部数,属城凋瘵望君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韩渎学士领益漕”是宋代诗人韩琦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于庆历新政时期,反映了当时政治动荡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性。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背景:韩琦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宝元间(1038-1042年)进枢密直学士、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长期共事,二人名重一时。在庆历新政期间,韩琦也积极参与其中,但最终因新政失败而被迫出知扬州、郓州、定州等地。

  2. 诗作原文:《去年巴蜀失秋成,西顾饥流恻睿情。尝忝乘轺宣渥命,更烦持节拯遐氓。夜亭微雨多侵梦,春峡繁花少记名。

  3. 诗意解析:诗歌开篇“去年巴蜀失秋成,西顾饥流恻睿情。”表达了对去年巴蜀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同情和哀伤。接着“尝忝乘轺宣渥命,更烦持节拯遐氓。”描述了自己曾经奉命前往灾区传达皇帝的关怀,并努力救助灾民的艰难使命。后两句“夜亭微雨多侵梦,春峡繁花少记名”则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的梦中还被雨水所惊醒,以及春天的峡谷中花朵盛开,却无法记得它们的名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无奈。

韩琦的《韩渎学士领益漕》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现实。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生涯和人生经历,也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