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巴蜀失秋成,西顾饥流恻睿情。
尝忝乘轺宣渥命,更烦持节拯遐氓。
夜亭微雨多侵梦,春峡繁花少记名。
到日莫辞行部数,属城凋瘵望君生。
注释:
韩渎学士领益漕:韩渎,即汉阳,今属重庆,是古时的巴蜀地区,这里指代巴蜀;学士,即李德裕,当时任宰相;领益漕,指李德裕担任四川道(今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的观察使。
去年巴蜀失秋成,西顾饥流恻睿情:去年,指上一年,巴蜀,泛指四川一带地区;失秋成,指庄稼歉收。西顾,意为向西观望,此处指对朝廷或皇帝的担忧;饥流恻睿情,意为忧虑和同情,恻睿,意为忧思。
尝忝乘槎宣渥命,更烦持节拯遐氓:忝,意为惭愧、羞耻,乘槎,指乘坐木筏渡江;宣渥命,指传达皇帝的命令;更烦,意思是又麻烦;持节,指的是持节令牌,持节令牌可以出使各地;拯,意为拯救;遐氓,指远方的民众。
夜亭微雨多侵梦,春峡繁花少记名:夜亭,指夜晚的驿站或亭子;微雨,意为小雨,多侵梦,意味着小雨打湿了梦境;春峡,指春天的峡谷,繁花少记名,意为春天里的花朵很少能记住名字。
到日莫辞行部数,属城凋瘵望君生:到日,指到达目的地;莫辞,意为不要推辞;行部,指的是巡视地方;数,指计算;属城,指属地的城市;凋瘵,意指萧条衰败;望君生,意为盼望你能够振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德裕所作的一首诗。李德裕(公元787-851年),字文饶,唐朝时期宰相,以正直敢言著称于时。他曾任宰相期间,曾因与牛僧孺争权而被贬为崖州司马。这首诗是在被贬之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关心。
诗的第一句“韩渎学士领益漕”,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职位。李德裕在担任益漕期间,曾经传达皇帝的命令,安抚百姓,体现了他的忠诚和责任感。
第二句“去年巴蜀失秋成”,回顾了上一年巴蜀地区的歉收情况。巴蜀地区位于今天的四川一带,历史上常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这里的农民们饱受饥饿之苦。
第三句“西顾饥流恻睿情”,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同情。他对朝廷的担忧和对百姓的痛苦表示出了深深的怜悯之心。
接着第四句“尝忝乘槎宣渥命”,诗人提到了自己曾经传递皇帝命令的经历。这反映了他的忠诚和勇敢,也表明了他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
第五句“更烦持节拯遐氓”,则是诗人对自己新任务的期待和决心。他要出使远方的民众,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第六句“夜亭微雨多侵梦,春峡繁花少记名”,描绘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夜亭的微雨和春峡的繁花都成为了他记忆中的美好画面,但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到日莫辞行部数,属城凋瘵望君生”,则是诗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和期盼。他希望在任职期间能够为百姓带来希望,让属城的百姓不再遭受战乱之苦。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身份和经历的描述,以及对巴蜀地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同时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