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源发滥觞,勃勃涨春绿。
泓然一鉴闲,俯视神意肃。
游鯈何太繁,戢戢闹如粥。
乌能污吾清,更足示容蓄。
中或起蛟龙,威怒鼓天福。
膏泽被九区,灵德潜山麓。
平时任疏达,所存终海渎。
常丰沃稻粱,馀润沾花木。
伊予临此泉,自得仁人勖。
奚专智者心,奔走无停躅。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晋源发滥觞,勃勃涨春绿。

  • 译文:晋源的水流开始时就像源头一样,生机勃勃地涨满了春天的绿色。
  • 注释:晋源指的是地名或地点,滥觞指水的源头,生机勃勃则形容水势旺盛、充满生命力。春绿可能指的是春天的景色或植物的颜色。
  •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晋源之水从源头开始就充满活力的景象,寓意着事物从起始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暗示其后续的发展也将如此。

次句:泓然一鉴闲,俯视神意肃。

  • 译文:清澈的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我俯视它,感到一种肃穆的敬畏之情。
  • 注释:泓然一鉴意为清澈的水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宁静与平和;神意肃指精神上受到震撼和敬畏。
  • 赏析:通过描写水面的平静与镜面效果,诗人表达了内心对于自然和谐之美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即万物皆有其独特的价值。

第三句:游鯈何太繁,戢戢闹如粥。

  • 译文:水中的鱼群游动得过于繁密了,它们挤在一起好像粥一样的拥挤。
  • 注释:鯈(yú)是指鱼。戢戢闹如粥形容鱼群挤成一团,像粥一样黏稠。
  • 赏析: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鱼群密集的情景,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一种担忧,提示人们要注意生态平衡。

第四句:乌能污吾清,更足示容蓄。

  • 译文:这样的浊水怎能玷污我的清净,反而足以显示出我的包容和容纳能力。
  • 注释:乌能污吾清指浊水无法污染清泉,更足示容蓄表示清泉具有足够的包容力能够接纳各种杂质,并保持自身纯净。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即便是面对外界的污染和挑战,也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坚韧,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五至八句:中或起蛟龙,威怒鼓天福。膏泽被九区,灵德潜山麓。

  • 译文:有时候泉水之中会涌现出巨大的蛟龙,它的威猛愤怒能够激发天地之间的祥瑞之气。这里的恩泽遍布整个区域,使得神灵的德行深藏于山麓之下。
  • 注释:中或起蛟龙比喻在特定时刻泉水中会有蛟龙出现;威怒鼓天福指蛟龙的威猛愤怒能够引起吉祥如意之事的发生;膏泽被九区指恩泽遍及九州大地;灵德潜山麓指神灵的德行深藏在山脚下。
  • 赏析:这几句描绘了泉水的神奇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祥瑞现象。同时,也强调了恩泽的重要性和广泛性,以及神灵的德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这些描述都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以及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第九至十一句:平时任疏达,所存终海渎。常丰沃稻粱,馀润沾花木。

  • 译文:在平日里,我放任自己随遇而安,自由自在;我所珍视的,始终是大海般宽广的胸怀。常常有足够的肥沃土地来种植稻米和高粱,剩余的水分滋润着周围的花草树木。
  • 注释:平时任疏达意为在平常的日子不拘小节,任凭自然发展;所存终海渎指心中的所愿如同大海一般辽阔无垠;常丰沃稻粱意指田地里庄稼茂盛,稻梁丰盛;馀润沾花木指雨水和养分滋养着周围的花草树木。
  • 赏析: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宽广与豁达,他不拘于世俗的得失,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满足。同时,这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恩赐的重视和感激之情,他珍惜每一滴雨水和营养,让它们惠及周围的生命。

第十二句:伊予临此泉,自得仁人勖。奚专智者心,奔走无停躅。

  • 译文:我是站在这个泉水旁的人,得到了仁慈之人的勉励;为什么一定要用智慧去控制一切呢?奔波忙碌没有停止的脚步。
  • 注释:伊予临此泉指我站在这泉水旁,接受着自然的恩赐;自得仁人勖指得到了仁爱之人的劝勉和支持;奚专智者心指为什么非要用智慧去控制一切呢?奔走无停躅指忙于奔波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意思。
  • 赏析: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智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反思。他认为智慧不应该用来控制自然,而应该顺应自然的节奏和规律。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解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