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湖恢推官

当年都寺接贤初,屈指光阴一纪馀。
自说三茆深处稳,不逢又鲤寄来书。
隔江闻授诸生业,命驾因烦长者车。
得见新诗与高论,积年劳吝已全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湖恢推官》是宋代诗人韩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 韩琦,字稚圭,号赣叟,宋相州安阳人。他在仁宗天圣五年进士及第后,曾历任多个要职,如右司谏、枢密直学士等。在庆历新政期间,韩琦与范仲淹并称“韩范”,名重一时。韩琦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远见,尤其是在处理国家大事如救灾、平叛等方面作出了显著贡献。
  1. 诗歌原文
    当年都寺接贤初,屈指光阴一纪馀。自说三茆深处稳,不逢又鲤寄来书。隔江闻授诸生业,命驾因烦长者车。得见新诗与高论,积年劳吝已全祛。

  2. 诗意赏析

  • 接贤之初: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刚进入朝廷的情景,那时他像都寺一样迎接贤能之士,时间已经过去一纪馀年。
  • 三茆深处稳:诗人表达了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满意和自豪,认为自己处于一个稳定而安全的环境。
  • 又鲤寄来书:通过收到朋友书信的情节,反映出深厚的友情和交流。
  • 隔江闻授诸生业:诗人听到来自江南地区的学子们正在接受教育,这反映了他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视。
  • 命驾因烦长者车:表示诗人为了拜访朋友而不得不麻烦对方,突显出对友情的珍视。
  • 得见新诗与高论:当诗人终于见到朋友时,他们共同讨论新的诗作和高深的学术问题,体现了知识交流的重要性。
  • 积年劳吝已全祛:最终,诗人感到所有的烦恼和劳累都已消除,心情愉悦,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韩琦的《答湖恢推官》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慨和志向的诗作,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它展现了韩琦作为一代文豪的政治智慧和人文关怀,以及他对待友情和学问的真诚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