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塘春雨

叶叶轻云帐薄罗,坐看膏泽洒庭柯。
风前芳杏红香减,烟外垂杨绿意多。
声落檐牙飞短瀑,点匀池面起圆波。
晴来西北凭栏望,拂黛遥峰濯万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北塘春雨》是宋代诗人韩琦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生平
  • 韩琦简介:韩琦,字稚圭,号赣叟,是北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韩琦在仁宗天圣五年考中进士,并逐步晋升为重要的官职,包括右司谏等职。他以直言进谏而闻名于世,曾弹劾过四位高官。
  • 诗歌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的某个时刻,当时天气宜人,北塘地区也正迎来一场春雨。这样的自然美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从而有了这首描写春雨景象的诗作。
  1. 诗歌原文
    诗句如下:
    叶叶轻云帐薄罗,坐看膏泽洒庭柯。
    风前芳杏红香减,烟外垂杨绿意多。
    声落檐牙飞短瀑,点匀池面起圆波。
    晴来西北凭栏望,拂黛遥峰濯万螺。

  2. 诗的意境与手法

  • 意境描绘:韩琦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春雨画卷。诗中的“叶叶轻云帐薄罗”形容了细雨如同轻薄的云幕覆盖在树叶上,营造出一种朦胧而优雅的氛围。“坐看膏泽洒庭柯”则传达了一种静谧、悠然自得的观赏状态。
  • 修辞技巧: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声落檐牙飞短瀑”、“点勺池面起圆波”等句,不仅形象地描述了雨滴落在各种物体上的声音和效果,还增添了动感和美感。此外,“点匀池面起圆波”一句巧妙地利用“点缀”一词,形容雨水在水面上激起的涟漪,使画面更加生动。
  1. 艺术特色
  • 音韵和谐:这首诗在音节的搭配上非常和谐,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尤其是每句的结尾押韵,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 意象鲜明:诗中的每个意象都经过精心挑选,既具有美感又富含深意。例如,“风前芳杏红香减”不仅描述了视觉上的变化,还传达出春天带来的变化感。
  1. 文化意义
  • 反映时代风貌:《北塘春雨》作为宋代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 传承文学价值:韩琦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内涵,成为后代文人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北塘春雨》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文化遗产。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独特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