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渭帅王龙图

十年西北保疆垂,只恐非才误委毗。
报国心诚虽慷慨,背时踪迹极孤危。
欲求褒贬明千古,直把穷通托二仪。
多谢高篇远相劳,召南风格本王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渭帅王龙图》是宋代诗人韩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韩琦,字稚圭,号赣叟,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韩琦曾任枢密使、宰相等职,以直言敢谏和军事才能著称于世。
  • 诗歌内容:诗中描述了韩琦对西北边疆的坚守和对国家的忠诚,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及个人的抱负与理想。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中的“山川满日吟虽苦,戈甲藏胸意自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孤寂和坚持。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情感,通过对西北边疆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责任的深刻理解和对个人才华的自信。
  1. 主题思想
  • 报国情怀:诗中的“十年西北保疆垂,只恐非才误委毗”反映了韩琦对国家忠诚与忧虑的复杂心情。他担心自己可能因非才能而被委以重任,未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 人生态度:在诗的后半部分,“欲求褒贬明千古,直把穷通托二仪”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豁达态度,即使面临困境也能保持正直和乐观。

《次韵答渭帅王龙图》不仅仅是一首表达政治抱负和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力量的作品。它体现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政治理想和道德信念,同时也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